報告範例
1164 Lipid Metabolism Profile 2.0 (Blood) 脂質代謝評估2.0(血液)
脂質代謝評估 2.0 近年來發現國內罹患高血脂的人口逐年在增加中,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常見高血脂的原因可分為遺傳、疾病因素導致(如糖尿病、肥胖症、庫欣氏症候群、腎病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低下)、飲食習慣不良或飲酒過量造成。醫學研究指出,高血脂會引發心臟血管疾病外,也與腦血管疾病(俗稱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關,因此高血脂的預防及治療是不容許掉以輕心的。脂質代謝健康評估 2.0 不僅檢測血中三酸甘油酯、膽固醇含量及平衡比值,更增加脂蛋白元分析,能更盡一步評估罹患冠狀動脈硬化的風險。
報告範例
檢測內容
心血管疾病與先天基因體質和後天環境因素、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等之間有密切的關連。傳統血脂肪因子,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異常大約只占50%心血管疾病患者。有鑒於此,改進臨床診斷工具是確定心血管疾病傾向所必須的。除了傳統的血脂檢驗,脂質代謝健康評估包含高密度脂蛋白亞型(HDL subtypes)、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與脂蛋白 a,結合了傳統和創新的分析與技術,可為您和您客戶的個人化健康管理計畫提供寶貴的訊息,及時投與預防性治療,降低或消除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險因素。
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L-C)與脂蛋白 a 膽固醇的總合,等於總膽固醇扣除高密度膽固醇的值。這些脂蛋白被認為和心臟動脈壁肥厚相關(動脈粥狀硬化),並且可使泡沫細胞(foam cell)產生與加快脂肪斑形成。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認為測量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許可作為較佳的心血管疾病預測因子。
脂質代謝評估可評估 | |
---|---|
血脂異常 (Dyslipidemia) | 代謝症候群 (Metabolic syndrome) |
肥胖 (Obesity) | 動脈血管疾病 (Artery disease) |
心臟病 (Heart disease) |
脂質代謝評估2.0可提供的重要資訊如下
- 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除了與心 血管疾病有關,長期高三酸甘油酯會 導致胰島素抗性,造成血糖利用不佳,最後則引發糖尿病。 - 膽固醇
血中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 化併發冠心症及周邊血管阻塞的重要因素。同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及三酸甘油酯與血管阻塞有強烈的關連性。 - 脂蛋白 a
與基因有關,受到環境因素影響非常小。脂蛋白 a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正常人高。 - 脂蛋白元
脂蛋白元B增加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硬化風險,而脂蛋白元A1則代表防止血管硬化的指標,臨床上常以此兩者比值作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評估。 - 平衡比值
依據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平衡比值可預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危險係數),不僅是流行性病學研究的最佳指標,也是治療的最佳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