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仕健康集團

功能醫學檢測

首頁

瀚仕功能醫學研究中心

功能醫學檢測

檢測資訊

更多檢測資訊 ...

代謝系統

內分泌系統

營養系統

環境毒素

免疫系統

腸胃道系統

預測性基因

報告範例

1163 LDL Subfraction (Blood) 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血液)

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一直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其濃度越高,致病風險也越 高,但實際上一般的血脂檢驗對動脈粥狀硬化的預測性不到 50%,甚至有近 75%心肌梗塞的病人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皆在正常範圍之內。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評估方式佐以輔助。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中 包含基本的膽固醇檢測外,以密度和顆粒大小分析高三酸甘油酯脂蛋白、大顆鬆散低密度脂蛋白及小顆緊密低密度脂蛋白, 能更進一步的評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報告範例

檢測內容

低密度脂蛋白

所有的脂蛋白中,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容易造成健康危害的。過多的低密度 脂蛋白會引起發炎反應,氧化態的低密度脂蛋白被巨噬細胞吞噬後,會在血管中形成脂肪 斑,使得心臟或腦血管的動脈粥狀硬化發生。脂肪斑的產生會限制血液流動、血壓升高,將使得血液無法運送至心臟或大腦,以致心衰竭或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小顆緊密低密度脂蛋白

相較於大顆鬆散的低密度脂蛋白,小顆又緊密的脂蛋白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較久,容易黏附至血管內皮,且容易被氧化,氧化的小顆緊密低密度脂蛋白較 容易導致心臟的疾病。因此,小顆緊密低密度脂蛋白可做為預測心臟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並可做為治療中的評估監控標的。


高三酸甘油酯脂蛋白

是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VLDL-C)、極低密度脂蛋白殘體 (rVLDL)和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L-C)。飽含三酸甘油酯的脂蛋白及殘餘,是代表體 內脂類代謝失衡的指標。這些脂蛋白被認為和心臟動脈壁肥厚相關(動脈粥狀硬化),並 且可使泡沫細胞(foam cell)產生與加快脂肪斑形成。


心血管疾病

與先天基因體質和後天環境因素、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等之間有密切 的關連。傳統血脂肪因子,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異常大約只占 50%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鑒於此,改進臨床診斷工具是確定心血管疾病傾向所必須的。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採 取創新的分析與技術,可為您和您客戶的個人化健康管理計畫提供寶貴的訊息,及時投與 預防性治療,降低或消除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險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可評估
不良飲食習慣(Bad Eating habit)血脂異常(Dyslipidemia)
肥胖(Obesity)動脈血管疾病(Artery disease)
心臟病(Heart disease) 

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可提供的重要資訊如下

  • 膽固醇
    血中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併發 冠心症及周邊血管阻塞的重要因素。過高的 低密度脂蛋白及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都容 易造成血管發炎和脂肪斑塊堆積,提高粥狀 動脈硬化風險。
  • 高三酸甘油酯脂蛋白
    皆屬於致動脈粥狀 硬化的脂蛋白。當飲食中有過量脂肪或醣類會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C)的合成。而中密 度脂蛋白(IDL-C)為 VLDL 與 LDL間的代謝轉換過程,被認為較低密度脂蛋白更使具動脈粥狀化的能力。
  • 大顆鬆散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除了傳統檢測的濃度外,密度及顆粒大小也是近期學術研究上關注的重點。在相同濃度下,大顆鬆散低密度脂蛋白被認為引起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 小顆緊密低密度脂蛋白
    此種低密度脂蛋白具有較高的致動脈粥狀硬化風險,容易引發後續心血管疾病。目前研究顯示,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